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
發布時間👧💂🏼♂️:2020-03-25 來源: 瀏覽量⌚️😬:3878
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
魯政發〔2020〕3號
教育部各司局☢️𓀅、各有關直屬單位🪹,山東省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與就業和民生關系最直接的教育類型,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長期以來,山東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職業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地方實際,系統謀劃推進🧑🧒🧒,取得顯著成效。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倒逼職業教育提質增效🧑🏻🦰、加速發展。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山東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框架下☸️🚼,把在山東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作為推進“兩區建設”的重大行動,打造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樣板和標杆🍛,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堅持把發展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山東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為主線🌥,通過整省推進率先建立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密切對接、與加快教育現代化要求整體契合的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制度和模式,為山東省率先實現區域現代化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為全國其他地區探索可複制的經驗和模式⚠️,為推動全國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找准突破口和著力點✍🏿。
(二)總體思路。通過部省共同努力,以建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並重、縱向貫通和橫向融通並行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重點,推動實現職業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革新💂🏽♀️,更好服務高水平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
——在類型特點方面,實現職教分層、普職融通,為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都能實現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階梯。
——在培養目標方面,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把提高職業技術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培養培訓大批擁有較強生產技能和服務技能的人才進入現代產業和先進企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在辦學形式方面,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探索多種辦學體制。
——在教學模式方面,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能力與資格並重,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實現學曆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程融通🧑🏿🚒。
——在隊伍建設方面💁🏽♀️,實現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融合,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教材建設方面,堅持職業能力本位🍨,實現基本原理和生產案例融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新資源納入教材。
——在治理體系方面🧔🏼♂️,探索校企共同治理機制,引進社會第三方評價,推動共商共建共享𓀍。
二、全面落實高度重視、加快發展的總要求❓。
(三)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關于山東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發揮好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議事協調職能和職業院校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把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確保職業教育正確方向👨🦽➡️,確保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各項任務全面落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培育和傳承好工匠精神🤖。加強職業院校黨的建設,健全組織體系🧛🏿♀️,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辦學治校全過程,領導和促進學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學生會建設。探索公開遴選聘用職業院校領導班子人員,在全省範圍內建立公辦高職院校領導幹部科學的選用😏、培養、交流🙌🏼、退出機制,讓政治家🏊🏽、教育家管好辦好職業院校。
(四)建立部省協調推進機制。建立由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共同擔任組長,分管副部長和分管副省長擔任副組長💸,教育部相關司局和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進;組建由教育部職成司司長和中共山東省委副秘書長、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3人牽頭的工作專班,負責具體推進工作🫸🏿。山東省各級政府要把職業教育作為對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評價結果作為對其及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獎懲的重要依據,落實行業部門和地方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部省合作制定印發相關政策🚣🏿;山東省各設區的市分別制定“一市一策”實施方案🎫,並報教育部和省政府備案🏊🏽。
(五)完善職業教育管理機制。打破學校類型界限、條塊分割的藩籬🛢,以設區的市或縣(市🗂、區)為單位推進技工學校與其他中等職業學校融合發展😭。支持山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學校設置制度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技師沐鸣按程序納入高等職業學校序列🥐👰🏿,對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可按程序加掛技師沐鸣校牌,由教育部門牽頭建立完善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學籍學曆、考試招生等教育業務統一管理的機制。
(六)落實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以適應產業和就業需求為導向,在管理體制、專業設置🚋、教師待遇、職稱評聘、校企合作、教師招聘等方面,賦予學校更多自主權,由學校在限額內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並報機構編制部門備案👐🏻,自主設置崗位💧,自主確定用人計劃,自主確定招考標准、內容和程序🚓,在相應人事考試官方網站公開招聘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類人才,實行事後備案。大力推進職業院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探索由學校自主聘用內設機構幹部📧🙆🏽♂️。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可按規定在目錄外合作共建新專業🚣🚞、開發新課程💂🏽👧🏼、培養緊缺急需領域的技術技能人才👩🏼💻。
(七)完善經費長效穩定保障機制。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確保新增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向職業教育傾斜,逐步化解公辦職業院校債務🧗♂️。探索建立“基本保障+發展專項+績效獎勵”的財政撥款制度🗓,逐步提高公辦中職學校、高職院校生均撥款。支持學校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強基礎設施建設𓀇。完善成本分擔機制,適當放寬學費標准🤹🏽♂️。整體提升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水平,確保所有學校到2022年全部達到國家標准。
三👌🏿、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
(八)確立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支持山東把中等職業教育確立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培養基本勞動者和一般技術技能人才👩🏼✈️,同時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具有一定技術技能基礎的合格生源。協同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改革,探索舉辦文理高中、科技(技術)高中、語言高中、藝術高中、體育高中、綜合高中,不同學校不同特色,構建多樣化課程體系。探索逐步打破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學籍限制,在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的地方,允許符合條件的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促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相互融通。
(九)適應需求辦好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需求,支持山東把現有半數左右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支持山東以高水平職業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為突破口,在進入“雙高計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高職院校的骨幹專業試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支持山東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探索中職與高職“3+2”、中職與職業教育本科和應用型本科“3+4”、高職與職業教育本科和應用型本科“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教育部為山東增加職業教育本科計劃🥻、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計劃📟,指導山東制定本科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准。支持山東進一步加強擴招後高職學校師資🖕、教材、學制☝🏼🧏🏽、條件🧐、管理等方面保障,在確保質量型擴招上做好表率🥚。
(十)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支持山東系統構建中等職業教育、專科職業教育、本科職業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銜接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相關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構建以產學研用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支持“雙高計劃”院校、職業教育本科院校與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聯合培養職業教育本科生、專業碩士。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招生以招收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本科和高職院校同等學力畢業生為主📙,新增本科(含專升本)✌🏻、碩士招生計劃分別主要用于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本科及以上層次職業教育招生類別由山東自主確定比例🏋🏻🚵🏻,單列計劃♧、單獨錄取📤🤵🏿♂️。保持中職和專科高職規模總體穩定,適度擴大職業教育本科和專業碩士招生規模。根據不同行業和工作崗位技能要求,科學調減學生文化理論課學習時間,增加實訓和在企業實習實踐時長。大力發展半工半讀職業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有一定工作收入。
(十一)探索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制訂職業教育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為學生依照興趣和稟賦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成長渠道;指導和支持山東在適合的專業領域,健全中高職與本科銜接培養的考試招生辦法🕵🏼🎪。聚焦山東省重點產業需求🧏🏽♀️,按照專業大致對口原則,指導和支持山東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教育本科院校和專業更多招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並按照有別于普通高考、能滿足培養需求的原則調整文化素質考試內容,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考試成績在錄取中所占權重👩🎓,原則上不低于50%👯。研究單獨招收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等優秀選手和有突出貢獻的技術技能人才接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具體辦法🚴🏿♀️,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學習和發展提供機會。
(十二)落實職業院校育訓並舉的法定職責。指導職業院校落實學曆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並重的法定職責🧛♂️,承擔更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任務🦠,年培訓量達400萬人次以上,助力培養“百萬工匠”後備人才。試點建立職業院校開展培訓的征信系統,誠信記錄向社會公示✴️。加大對省內農村地區、東西協作對口支援地區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集聚省內優質資源保質保量完成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計劃任務。面向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殘疾人等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
四、提升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
(十三)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積極主動服務脫貧攻堅🧜🏼♂️🥫、制造強國建設、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海洋強國建設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等重大戰略,優化職業院校和專業布局結構,重點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50所左右高水平中職學校。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中,滾動支持山東20所左右高職學校。支持山東遴選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成為集中職教育、五年制高職教育、技術推廣🦢、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為一體的職業學校。建設50個技術研發和推廣服務中心⚱️、50個鄉村振興示範校。全面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建設50所職業教育信息化創新與改革試點校和10個試點市、縣(市、區)🦹♂️。
(十四)構建專業布局動態調整機制。對接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群布局需要🚮,建立職業教育專業認證🐦⬛、質量評價、專業預警調控機制,健全人力資源統計、市場預測、供求信息發布制度♟,分區域、分行業制定專業布局規劃🌖,重點建設新興產業相關專業,著力升級改造傳統產業相關專業,扶持涉農專業🧑🏼🍼🚣🏿♂️。全省重點建設300個左右高水平中職專業(群)、150個左右高水平高職專業(群)。
(十五)以標准化建設為基礎引領質量提升👩🏼🍳。主動對接產業發展、技術進步和流程再造,到2022年修訂開發500個左右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教學標准、課程標准🧝🏿♀️、頂崗實習標准、實訓基地建設標准。參與制訂職業教育國際標准🚽,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准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業標准🧏🏼♂️🏋🏼♂️、課程標准、教學資源🆚。建立職業院校專業教學標准建設與實施評價體系,全面推動國家和省級專業教學標准銜接落地。聚焦課堂“主陣地”,實施教學提質升級專項行動,建設符合項目式⚅、模塊化教學需要的教學創新團隊🧜🏻,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健全教材選用制度和教學用書目錄,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省級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並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全面推進學分制改革。建設山東職業教育大數據平臺,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省開發、建設並更新50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3000門在線開放精品課程。
(十六)做好1+X證書制度和資曆框架試點工作🚵🏼。支持山東在做好國家試點基礎上🚵🏼♂️,自主確定適合的職業技能領域☝🏼,遴選組織具有行業影響力🔢、社會公信力的品牌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條件成熟時優先列入教育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目錄💎。建設山東省學分銀行,探索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落地工作機制、標准體系和實現路徑,實現基于能力標准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間學習成果的認定、學分積累和轉換🥮,為國家資曆框架建設提供試點經驗🚮🙆🏽。
(十七)改進職業教育評價機制。制定應用型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評價標准,實行客戶評價🫏、同行評價、第三方評價,保證面向市場、促進就業的辦學導向。改組省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為行業指導委員會,推動行業參與職業教育標准制訂,對職業院校辦學和產教融合效能開展評價🤚🏽。將第三方評價評估結果作為對相關院校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支持山東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施開放式🛀🏻、普及性大賽新機制🥣。
五👎🏽、建設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命運共同體
(十八)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明確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責任,鼓勵支持大型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2020年出臺鼓勵企業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專門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在魯中央企業和省屬國有企業繼續辦好做強職業院校,推動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率先成為產教融合型企業🫅🏼。出臺指導意見🙋🏼♂️,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院校🪈;鼓勵支持企業與學校合作辦專業、辦二級沐鸣,推動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組建一批職業教育集團,努力覆蓋每個設區的市的重點產業和“雙高計劃”學校優勢專業,探索各相關方以產業鏈、資產鏈👺、人才鏈等為紐帶實施實體化運作🕞。允許通過PPP模式🚸、融資貸款、土地置換等途徑拓寬籌資渠道🚱,構建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格局💗。
(十九)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激勵機制。建立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對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範圍的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規定的,可按投資額的30%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二十)建設產教融合示範區(園)。以產教融合示範區(園)為平臺,推動區域形成兼具人才培養、生產服務、技術研發🦻🏼、文化傳承🛼、科學研究等功能的校企命運共同體🧖🏽♂️。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方式,每個設區的市至少建設一個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實習實訓基地,將基地建設成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技術服務中心,成為企業培訓培養緊缺技能人才的實踐中心。支持濟南市等5個左右城市🧞♂️、30所左右高職院校、150所左右中職學校和部分職教集團🧑🧑🧒🧒、1000家左右企業積極參與國家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試點🙅🏻♂️。建設30個示範性職教集團、100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六、建設充滿活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二十一)改革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支持1-2所院校轉型為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分專業支持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舉辦職業技術師範教育,探索有條件的優質高職院校轉設為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或開辦職業技術師範本科專業;探索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曆並具有本科以上學曆的人員中招收教育碩士🧑🔧,創新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定向培養職業教育師資🥾;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職業院校教師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把教師職業資格證書獲取與教師在職培養結合起來,構建職前職後一體化✍🏽👨🏻💼、校企雙主體的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建設10個國家級、40個省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培養500名教學名師。制定職業院校教師能力標准,構建職業院校教師能力評價體系。
(二十二)改革教師招聘制度👩🏼🎓。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新進專業專任教師原則上應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曆和相關專業技術資格🚶🏻♀️。業界優秀人才擔任專任教師,可通過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落實學校20%編制員額內自主招聘兼職教師政策🖖🏽,參照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平均薪酬水平核撥財政經費。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企業人員到職業院校擔任兼職教師納入其業績考核評價,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可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
(二十三)改革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公辦職業院校績效工資水平最高可達到所在行政區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准線的5倍。學校對外開展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谘詢、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結餘,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師勞動報酬👮🏻♀️,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管理👏🏼👎🏼。教師根據相關規定取得的科技成果轉讓費,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總量控制👷🏻♂️👎🏼,不作為調控基數。對學校以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予以傾斜👨🏿🚀,在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對學校承擔的培訓任務,與績效工資總量增長掛鉤。專業教師可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
七、擴大和深化職業教育對外開放合作
(二十四)建設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研究制定山東省擴大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指導意見。依托中德、中澳等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平臺,定期舉辦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深入推進魯臺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依托駐魯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職業教育國際交流研究💶,建設山東職業教育研究高端智庫。
(二十五)深化中外合作辦學。支持國(境)外高水平應用技術型高校在山東開展合作辦學。探索國(境)外知名企業在山東獨資辦學,鼓勵中外合資🍱、外商獨資企業在山東舉辦職業院校。支持山東職業院校在國(境)外建設“魯班工坊”。
(二十六)打造國際職業教育品牌。建好青島中德職業教育基地,總結基地“雙元制”試點經驗🧑🏻🎓,推廣建立中國特色“雙元制”模式。推動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與德國、瑞士等國家的企業、職業教育機構或行業協會深度合作,進行本土化實踐🤴🏻🍞,探索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服務企業“走出去”🦑,按照國家部署加快推動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互通互認,試點證書培訓資源雙向交流,促進技術技能人才國際流動,提升技能證書國際化水平。
八🕵🏿♂️、營造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二十七)大力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探索為國家和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術技能人才在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中兼任職務,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技術技能人才作為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團代會代表等的人選。鼓勵企事業單位按規定設立特聘崗位津貼、帶徒津貼等,激勵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技能大賽等方面取得突出業績的技術技能人才。建立技術技能人才休療養制度,定期組織休療養活動🧛🏼♀️。設定山東省技術技能大師稱號⚪️。遴選山東省突出貢獻的技術技能人才和享受省政府技能特殊津貼人員並給予相應獎勵或津貼。
(二十八)不斷拓寬技術技能人才發展渠道🌔𓀚。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清理對技術技能人才的歧視政策🧑🏿🦱🧑🤝🧑,克服“五唯”頑瘴痼疾。職業院校畢業生與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中🧕🏼,享受同等待遇🧘🏿♂️。完善技術技能人才職稱評價機制,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加大技術技能人才就業創業支持力度🛼,試點建立若幹技術技能創新創業示範園和項目,在資金、場地🔢、設備、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
(二十九)提升職業教育研究水平。籌建山東省教育和產業人才研究院,作為教育與產業發展對接的平臺🦹🏽♂️,開展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的職業人才供需研究。加強各級職業教育教研工作🧑🦼➡️,鼓勵支持聘請一線優秀教師、技術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研員,形成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教研員隊伍,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教研體系😽。為山東省增列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博士計劃,加快培養職業教育研究人才,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跨校聯合培養。安排經費支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理論實踐研究✶,總結經驗做法,及時宣傳推廣。
(三十)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環境🧑🏽⚕️𓀁。優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法制環境,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盡快修訂《山東省職業教育條例》📡,提升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開展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市、縣(市、區)和院校評選🧓🏿,對職業教育先行先試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按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在墨子、魯班、奚仲故裡的棗莊市建設中國職業教育博物館和職業體驗館,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講好職教故事,傳播職教聲音,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附件:
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0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