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培育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9-13 瀏覽量:1604
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紅船精神”對高校人才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大力學習弘揚“紅船精神”🎞,順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要求,不斷提高高校師生傳承弘揚“紅船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讓“紅船精神”照耀大學生成長成才之路。
不忘初心再出發:深刻理解“紅船精神”的育人要求
弘揚“紅船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𓀇,是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
辦好高校🧑🧒🧒,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領辦學治校各方面,貫徹教書育人全過程🕝。一要堅持不懈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二要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牢把握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培養更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學生。
弘揚“紅船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理想信念是“紅船精神”的重要內涵。對于高校來說,弘揚“紅船精神”就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積極推進立德樹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這既是我們全面做好立德樹人工作的方向,同時也指出立德樹人是系統工程🌥,需要協同創新👠,必須要實施一體化育人,打通育人的“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教育部啟動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以下簡稱“三全育人”)👆🏼。作為高校🥬,要通過挖掘各群體☺️、各崗位的育人元素,把握師生思想特點和發展需求🦻🏻,並作為職責要求和考核內容融入整體制度設計和具體操作環節💂🏽♀️,優化內容供給、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載體,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生動力,著力打通立德樹人工作存在的盲區👱♂️📖、斷點,真正把立德樹人的重心和目標落在育人效果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人民對更好教育的期盼作為奮鬥目標。二要堅持發展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三要紮根中國大地辦高等教育👮🏿,推進“中國特色”和“雙一流”建設有機統一🤓。
牢記使命譜新篇:多方激發“紅船精神”的育人活力
“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是激勵高校培育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導航明燈”。
弘揚“紅船精神”,鑄就“三全育人”機制。作為高校環境的創造者,我們只有紮根教學一線🪬👱🏼♀️、管理一線👵🏿、服務一線,把人生理想融入學校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黨委與行政工作同向同行⚈。要加強黨委對學校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委在學校發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作用;要支持行政系統落實黨委決策🍨,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各項工作任務,避免黨政在立德樹人工作中出現“兩張皮”現象;同時🌰,要打通黨政工作考評運行機制,明確“三全育人”任務清單和期限,責任落實到人,並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頻共振。要切實改變以往只注重思政課程而忽視專業課程育人功能的“兩張皮”現象,建立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協同發力、相互支撐🪴、互為補充的框架,使立德樹人滲透在各學科、各課程、各堂課。
實踐育人與文化育人協同發力。要大力拓展社會實踐路徑🈁,讓學生認識國情、了解社會。要切實發揮大學在育人實踐中的應有作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努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學文化👨🦽➡️,引領大學生向上向善向好🧑🏿🎨,從而實現文化價值導向功能🤟🏻。
堅定理想信念,遵循辦學規律不懈奮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把解決思想“總開關”問題和實際“小問題”相結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引導大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增強“四個自信”🎷,進一步強化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
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反對“重教書輕育人”“重智育輕德育”的論調和行為。教師既是學問之師,又是品行之師,要善于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為大學生“量身定做”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深入研究大學生學業發展規律,全面把握學生學業發展和能力提升的訴求🛢,教會學生規劃大學生涯💅,激發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聚焦改革創新🏃♀️,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繼續深化改革創新,把高等教育的發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去審視和思考,放在科學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和推動,走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要更新觀念,鍛造創新思維。“雙一流”建設必須重視創建一流本科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應當按照人的全面發展要求👐🏻,樹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觀念💧,通過實施學科建設工程,培養多樣化創新型人才🙎🏻♀️。
要尊重基層創新,回歸教育本質📧🙆🏽♂️。高校要尊重教育規律,服務引領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激發青年學生內生動力🧜🏿♀️,自覺成長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